金秋十月,红旗漫卷。在国庆节的喜庆氛围中,2025 年上海 “捷希杯” 国庆少儿足球交流赛于 10 月 1 日在中原体育场开赛:近百名沪上小将组成 14 支队伍,以奔跑与欢笑为祖国献礼。这场赛事不仅是少年足球技能的比拼,更成为足球普及、体教深度融合与家长全力支持的生动实践场,勾勒出上海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鲜活图景。
“满打满算训练三四个月,大部分孩子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喜欢上足球的。”带队前来参加比赛的六一小学校办主任沈腾俊介绍说,这是孩子们首次踏上正规赛场,而这样的 “低门槛” 参与,正是 “捷希杯” 普及足球运动的初心。据了解,赛事创新性设置普及组与提高组,普及组面向低年级零基础孩子,弱化排名、强调体验,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感受足球快乐;提高组则为有基础的小将提供 “以赛促练” 的平台,检验训练成果、锤炼竞技心态。
普及的种子早已在校园扎根。六一小学虽仅有一片五人制足球场,却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—— 与捷希足球俱乐部合作,让专业教练走进课堂,为一至五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全员足球课;同时搭建 “足球课 - 社团 - 校队” 的梯队体系,让足球兴趣从小发芽。国和小学同样注重普及,教练朱嘉珉每周进学校教体育课、社团课,同时带校队。在这次比赛中,国和小学队赢得了最后的胜利,拿下冠军,孩子们的脸上,都是快乐的笑容。
“体育是最好的教育,绿茵场就是课堂的延伸。” 这次重在体验的比赛,正是体教融合政策的生动落地:六一小学由捷希足球俱乐部派驻 3 名教练,分别负责普及课、校队训练与社团活动;朱嘉珉则深入国和小学,既教基础技能,也传战术意识,“训练的目的是比赛,而比赛是为了学会协作与抗挫”。他介绍说,六一小学还有“班班赛”, 而这次的“捷希杯” 比赛则进一步打通校与校、校与俱乐部的交流渠道。“不是只有专业队才需要比赛,每个孩子都需要实战的锻炼。” 赛事相关负责人表示,体教融合的关键,是让足球从 “特长训练” 变成 “育人载体”,孩子们在传球射门间学会的规则意识、坚韧品格,远比胜负更重要。
“把出游计划往后推,国庆陪孩子踢比赛,这样的节日更有意义。” 赛场边,不少家长的心声道出了共同选择。本次赛事中,家长们全员参与,全家的支持都成为小将们的坚实后盾。“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太重要了。” 前女足国脚、现任杨浦少体校女足总教练浦玮对此深有感触。赛场边,她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:“小时候爸爸陪我弹琴跳舞,是我对足球的热爱让他转变了对‘女孩不适合对抗性运动’的看法。”
整个国庆假期,浦玮的工作排得满满的。刚刚带队参加完比赛,她就抽空到赛场给孩子们颁奖、与家长交流。在场边,她告诉一个纠结于“选择手球还是足球”的男孩:“学会选择,也是长大的标志。当时,我就选择了足球,因为我更热爱它。”浦玮说,我希望能在足球场边和更多的家长沟通,并且给孩子们以鼓励和信心,“我想跟她们说,其实足球不是只有专业一条路,享受快乐、收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据了解,“捷希杯”作为区域性少儿的足球品牌赛事IP,其长远目标是构建一个可持续、呈阶梯状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。上海梵杰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董花丽说,未来将通过聚焦四年级以下普通学生的跨区域校级联赛,丰富热爱足球的孩子们的参赛体验,“我们希望通过每年定期、规范的赛事,为沪上及周边地区的青少年球队提供稳定的锻炼和成长阶梯,为中国足球的未来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。”
冠盈配资-炒股配资门户-机构配资开户-配资咨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