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军之将登讲台,刘伯承三请廖耀湘:野人山雨林战法成解放军必修课
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室里,这位国军战俘的教鞭指向缅甸雨林地图时,连刘伯承都掏出了笔记本。
1951年初的解放军军事学院,说白了就是个“草台班子”。
苏联专家倒是想帮忙,可人家那套坦克大炮喀秋莎的打法,咱们连个零件都凑不齐,学个锤子?
刘伯承蹲在南京的办公室里发愁,一拍桌子:“找国军的人来教!”
——谁能想到,第一个被点名的竟是刚在辽沈战役吃败仗的廖耀湘。
廖耀湘接到通知时差点以为要挨枪子儿。
他耷拉着脑袋对刘伯承嘟囔:“我一个败军之将,教解放军?别寒碜人了……” 刘伯承直接把教案拍他跟前:“这三件事,全中国只有你搞得定!”
头一件,是他在缅甸野人山啃树皮换来的雨林战法。
这玩意儿金贵得很——解放军打遍平原山地,唯独没钻过热带雨林,而国内懂这个的国军将领,杜聿明在装病,孙立人跑台湾,只剩廖耀湘这根独苗。
第二件是辽沈战役的实况复盘,老蒋怎么瞎指挥,陈诚如何拆台,他门儿清。
最后还得让他给解放军挑毛病:“该骂就骂,别憋着!”
廖耀湘的第一堂课就把学员震住了。
讲到野人山行军,他嗓子发哑:“皮带煮烂了当饭吃,芭蕉根嚼得满嘴麻,泥坑淹死的人比鬼子打死的还多……” 当年他带着部队在雨季蹚过无人区,瘴气毒虫要命,轻装时连弹药都扔了,唯独没丢枪。
有个细节让台下解放军眼眶发红:战士陷进沼泽时,廖耀湘吼的不是“救我”,而是“枪举起来!留给后面的人!”
后来孟拱河谷歼敌上万,靠的就是这群“野人”拼出来的家底。
等讲到黑山阻击战,气氛更邪乎。
有个学员突然站起来:“你们当时再加把劲,我军真扛不住了,为啥撤退?”
廖耀湘沉默半天,憋出一句大实话:“枪能逼人打仗,逼不了人送死啊!”
原来第九兵团冲锋时,后头督战队机枪都架好了,可士兵猫腰躲弹壳,脚底下抹油往后溜。
他苦笑:“国军不是输在枪杆子,是输在老百姓的唾沫星子里。”
这事儿透着刘伯承的狠辣眼光——找敌人当老师,比找朋友更清醒。
苏联那套机械化作战,十年后中苏交恶全成了废纸,倒是廖耀湘的雨林战术,79年对越反击战时还在用。
更绝的是他让败将讲失败:辽沈战役里四平败仗、陈明仁反扑这些糗事,听得解放军后背发凉。
有学员私下嘀咕:“这课比打赢十场仗还管用,专治轻敌病!”
廖耀湘自己也没想到,这辈子最风光不是在印度领英国勋章,而是站在解放军的讲台上。
野人山让他成了英雄,黑山把他摔成战犯,最后两座山的故事都压进教案里。
后来有老干部回忆:“听他讲吃皮带,我们啃窝头都觉得香;听他讲溃败,才懂民心比炮弹金贵——这课值一个兵团!”
冠盈配资-炒股配资门户-机构配资开户-配资咨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