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对越自卫还击战,西线战场上的代乃阻击战无疑是其中一场关键战役。在这次战斗中,越南陆军六大主力师之一的316A师,麾下148团约2500名士兵,在代乃地区不仅失去了重要阵地,更惨遭我军歼灭931人,其中俘获敌军4人。随后,该师主力又被我解放军第149师重创,彻底打破了越南军队“世界第三军事强国”的自诩面子。
谈到代乃阻击战,至今仍有不少网友不甚了解。负责阻击越军316A师的,是解放军第39师,外加配属的军炮兵团部分兵力和云南民兵,总兵力超过1.5万人。但为何在这关键的代乃阵地,投入的却仅有116团2营6连约180名兵员?按解放军一贯的战术原则,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军,却让这不到两百人的小分队对抗人数远超的越军兵团,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虑?
实际上,这正是39师大棋局的一部分。代乃只是整个战区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,兵力需要分散部署以覆盖更广区域。加之,越军148团失守代乃高地后并未迅速展开穿插,而是主力退守沙巴县一带,这一战术调整也让外界容易产生误判,认为我军兵力过少。
展开剩余83%地形因素也是制约战役兵力集中的关键。代乃村位于老街谷珊地区西南约6公里处,南侧有外约姆河环绕,北面则是起伏连绵的谷珊西山脉。116团2连选择的防御点,是岳山主峰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山脊尾端,这条山脊宛如伸展开的手掌,分成四个高地(代乃1至4号,东向西编号)。其中,1号高地顶部面积仅约600平方米,南侧山坡陡峭,坡度达50度,北侧坡度40度左右,覆盖着密集的灌木和竹林。东南坡相对缓和,西南侧靠近公路处则是陡峭5米多高的悬崖。如此狭小且复杂的地形,使得一个步兵连无法展开机动作战,只能分批驻守。
为加强对代乃高地的火力覆盖,39师还指令115团一部占领代乃北侧约2公里外的402高地,且351高地间设有115团观察哨,东侧3公里处的463高地由116团驻守,形成代乃、402与463三点火力相互支撑的布局。与此同时,为防止越军316A师从东侧绕行增援柑塘,39师主力和火力集中部署于谷珊西山地区,呈梯次纵深防御体系。250、271、238、282等高地均部署了步兵连及炮兵阵地,形成坚固防线。
115团在越北10号公路北侧展开防御,116团则负责沿公路两侧布设支撑点,117团担任预备队,师属炮兵团主力集结于谷珊地区。具体作战中,116团派遣2营担任前卫营,配备团属100迫击炮连和3营炮兵连,沿10号公路向代乃地区发起攻击。成功占领351和463高地后,一部分兵力继续向代乃村1号、2号高地推进,目的在于阻断越军沿公路向谷珊地区挺进。
116团2营总参战人数约600人。布置好炮兵阵地、指挥所、观察哨和防御阵地后,兵力显得捉襟见肘,部分阵地仅有一个排或班的兵力驻守。因此,116团仅命令6连进攻并守卫代乃1号和2号高地,随后即组织防御。
作战中,39师依托强大的火炮火力为主攻手段,重点阻止越军向东援柑塘。师属炮兵团的重炮配合各步兵团的伴随炮兵,是主力杀伤敌军有生力量的武器,步兵则以占领制高点,设立炮兵观察哨,保障火炮阵地安全为核心任务。基于此,每个重要高地部署一个步兵连兵力已属足够。
越军316A师148团两个步兵营于2月21日傍晚约7点抵达代乃村,其主力仅用一个连兵力控制代乃1至4号高地,余部则在4号高地西侧公路附近设营。越军148团先头部队自西向东从4号高地向1号高地构筑防御工事,1号高地工事尚未完工。116团2营6连借助后方炮火突然发动攻击,出其不意地迅速夺取1号高地。
因代乃1号高地空间狭小,6连未能及时构筑完备防御工事,遭遇越军148团反扑,6连长杨忠玖、副连长巩金生在反击中负伤。2营长李庆福立即命令1排长谢志熙代理连长,联合指导员朱山荣继续坚守阵地。为避免更大伤亡,谢志熙指挥部队退守山脊棱线,同时请求营属及团属炮兵加强火力打击敌军。
在这次反冲锋中,营属炮兵发挥了关键作用,若无炮兵火力支援,6连极难守住代乃1号高地。步兵则专注歼灭突破火炮封锁的敌军残兵。
获悉6连成功夺下代乃1号高地后,39师加强了对代乃地区的火力支援,派遣师属炮兵侦察分队开展侦察。2月23日凌晨,117团1营2连及炮兵侦察分队进驻代乃高地,使得代乃地区兵力实际达两个加强连。因地形限制,新抵达的117团2连紧接着向2号高地发起攻击,两个步兵连分别守卫1号与2号高地。
总体来看,代乃阻击战只是39师阻止越军316A师东援柑塘行动的局部战役。39师每个步兵营都配备主攻、助攻及预备分队,同时设有多个连、营级警戒和观察哨,以防敌军迂回包抄。在有限的地形和兵力制约下,越军148团先头部队只敢在代乃高地方向进行反扑。
我军后方的炮兵、卫生所、观察哨、通讯及后勤单位也参与了代乃战斗,虽未直接参与一线冲锋,但其作用不容忽视。正因如此,有时会被误认为代乃高地是孤立防御阵地。
2月23日清晨7点,越军148团主力抵达代乃地区,连续发起连排级反扑,力图夺回1号和2号高地。此时代乃阻击战实质上是两连兵力合力作战。
中午,39师命令117团2营4连替换116团6连和117团2连,守卫代乃高地。4连抵达后,师属炮兵团加大122加榴炮、85加农炮等重炮支援,指示守军组织突袭,攻击越军弹药库和运输车队。
随后,116团6连和117团2连撤出阵地回营休整。然而,部分媒体误将116团6连和117团2连当作同一连队,忽略了117团2营4连也参与了战斗。
事实上,116团6连及117团2、4连均为加强连,兵力约180人,加上营属、团属及师属炮兵火力支持,绝非单一连队独自对抗一个越军步兵团。
代乃地区解放军歼灭的930多名越军,是上述步兵连队与炮兵部队联合作战的结果,而非一连独立完成。
2月22日至23日,39师主力沿代乃村至谷珊地区,重点监控越北10号公路,并在公路两侧布设双层火力网,前线以轻武器覆盖,后方重火力支援。鉴于越军316A师擅长山地战,39师主力部署于谷珊,同时后勤保障单位亦设于该地。
越军148团任务是控制代乃各重要据点,掩护316A师主力东进柑塘。故在我军夺占代乃1号高地后,越军并未攻击其他方向我军阵地,而是集中兵力反复向1号和2号高地猛攻。
随后,越军316A师发现柑塘地区我军兵力远非其指挥部所言一个团,而是规模庞大的野战军,遂急令148团向沙巴县方向撤退。39师与316A师在谷珊地区的决战计划因此失败。
若越军148团不仅从代乃西侧发起进攻,还派出穿插部队攻击东侧或其他高地,阻击战便将转变为我军围歼敌团的激烈战斗。
代乃村西部地形复杂,148团残部撤出后,39师沿越北10号公路构筑多
发布于:天津市冠盈配资-炒股配资门户-机构配资开户-配资咨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